3月3日,北京石景山,一台作业日搞开发、周末打工的宇树G1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李强/摄
Unitree G1机器人榜初次呈现在眼前时,35岁的雷勇林有些绝望。
他花了31.9万元,等了两个月。2月22日,当他从经销商手里拿到它时,它静静地躺在一个黑色箱子里,四肢折叠,皮肤润滑,呈银灰色,浑身冰凉。
通电后,它似乎活了,但走路踉踉跄跄,只需挥手、握手、下蹲、回身等几个简略动作,还要靠遥控器操作。“不通电便是一个铁疙瘩。”雷勇林告知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。
可是,他对机器人的绝望,很快被振奋心情替代,流量与生意蜂拥而至。
它就像重生婴儿
2月22日,雷勇林将G1的开箱测验视频发在网上后,招引来上千万的流量。
流量裹挟着租借、咨询电话汹涌而来。有商家要租来引流,有校园想租来做科普教育,有人单纯想租来玩,跨省租借的需求也来了。
这段时刻,他简直每天能接到二三十个租借订单,惋惜他只需一台机器人。他将日租金定为8000元,仍挡不住租借者的热心,订单很快排到3月,有人又预定下4月、5月的档期。夜里睡觉,他要将手机调为飞翔形式,避免有客户深夜打扰。
许多媒体记者前去采访他,小伙花30余万元买机器人日赚8000元的事儿,旋即上了热搜。这个正苦于转型的轿车租借商未承想到,自己无意间踩中了社会的热门。
他所购买的G1,来自宇树科技,一家浙江杭州的民营企业,兴办至今不过9年。本来,该企业专心于造“狗”,两年前才转向造“人”,现在已成为全球闻名的机器人公司。2025年春晚,宇树的机器人登台扭秧歌、转手绢后,火遍大江南北。
2月17日,年仅35岁的宇树创始人王兴兴,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民营企业座谈会,并与任正非、王传福、雷军等人同为代表讲话。一时刻,他与宇树再度成为大众重视的焦点,并引发热议。
在浙江杭州,宇树的办公楼成为网红打卡点。职业表里,前去访问的人和想去访问的人,川流不息。出售机器人的客服电话被打爆了。王兴兴也很忙,他的微信签名最近补白着:“微信已满&找我搭档比找我作用好,忙晕音讯回不过来”。
3月3日,北京石景山,宇树G1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李强/摄
许多人都巴望着与宇树、王兴兴、宇树机器人发生相关,哪怕是看一眼、摸一下、合个影。在互联网上,有人晒出观赏宇树的相片,有人翻出与王兴兴的聊天记录,有人宣布同宇树的协作邮件,还有人忽然想起10年前加过王兴兴的微信,懊悔自己当年失去出资时机。
关于一般人,他们最有或许触摸到的,是宇树的机器人、机器狗。所以,那些本来不火的,借着宇树也火了。
在这一波机器人热潮到来前,年青人雷勇林就留心到了宇树的机器人。从小就爱看机甲动画、愿望具有一台机器人的他,权衡一再,在上一年12月花31.9万元,订货了一台能够进行二次开发的G1。
G1是宇树的第二款人形机器人,能完结敲核桃、开瓶盖、2米/秒的小跑等动作。“其时主要是想买来自己玩。”雷勇林告知记者,他想过用于租借,但没想到租借需求如此旺盛。
雷勇林算过,日租金按8000元来算,只需租借40天,买机器人的本钱就能够赚回来。有的租借商,已把G1的日租金提高到1.8万元。他懊悔只买了一台,但懊悔来不及了。在线上途径,G1现已售罄,他计划线下补货,但要等一两个月才干拿到货。
在二手商场上,G1加价3万元-5万元出售。在国外,已有公司将G1贴牌加价出售。1月,一位美国网红主播花了6.8万美元(折合人民币约50万元)买到G1,开箱测验的视频直播,让他取得数百万流量,涨粉超越10万。
来自国表里的许多信息都在证明,一个机器人界的“顶流”正在诞生。
另一个商场对宇树机器人也反响激烈——股市。宇树机器人的关节轴承供货商长盛轴承的股价涨幅一度超越400%,许多供货商的股价都涨停过。
可是,当高盛集团调研过宇树后,在一份调研陈述中表明,宇树硬件体现稳健,但人形机器人技能拐点仍不明亮,间隔真实“上岗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时,相关股票又应声大跌。
在实际中,许多人发现,本来宇树机器人主要是靠遥控器操作的,但在宇树官方发布的视频里,观众很少能看到遥控器的存在。
雷勇林上手操作后也发现,G1跟自己的等候有一些落差。当他把它从箱子里搬出来时,像在搀扶一位烂醉如泥的人,“它的70斤比人的70斤重多了”。它能做的动作并不多,也无法进行语音对话,像个哑巴。它的脚步声也很响,以至于雷勇林忧虑楼下的街坊会投诉。
3月10日,湖南张家界,机器人“笨笨”呈现在湖南张家界景区,游人争相摄影。受访者供图
“有点笨手笨脚的感觉。”雷勇林说,所以,他给人生中的榜首台机器人起名“笨笨”,并将其视为“电子家庭成员”。“它也像是一个重生的婴儿,现在或许适当于人类的两岁,刚好能够走路。”
有人笑话他,是买了个铁疙瘩的“大冤种”,交了“智商税”;有人说,这是个“有遥控器的大号玩具”;还有人问“能上山砍树吗”“能帮助带娃吗”,答案是否定的。言语间,许多人流露出对这个刚刚锋芒毕露的人形机器人的不屑,但又充溢对“具身智能”进入社会的等候。
当然,还有隐约的惊骇。一些人用拳打脚踢测验G1的平衡性,有时G1晃晃悠悠地康复了平衡,但出人意料的推搡或飞踹,仍是会把它击倒。一个网友半开玩笑地说:“多年之后,机器人站在法庭拿出这段视频控诉人类对它们先祖的压榨与操控。”
机器人的打工日子
其实,“笨笨”为雷勇林挣钱前,它的机器人“同胞”已为人类打工5个月了。
2024年8月21日,2024国际机器人大会上,G1在北京亦庄初次线下揭露露脸。1个多月后,有客户拿着G1的视频截图,问询从事激光设备租借的封荣荣,“你们能不能找到这种机器人,在现场互动的?”
那时,已有其他品牌的机器人用于租借,或在门口迎宾,或登台伴舞,但G1还没学会跳舞和功夫。
33岁的封荣荣从没见过这个长得有点儿像人的家伙。他只需高中学历,不曾重视机器人,但敏锐的商业嗅觉让他认识到,有客户问,就有生意做。10月中旬,公司买了一台G1,开端租借者并不多。
“那个时分的租金是8000块钱。”封荣荣记住,到2024年年末,日租金提高到9000元,宇树机器人登上春晚后,日租金提高到1.2万元,2月中旬价格上涨至1.8万元。
宇树机器人的热度居高不下,封荣荣手中的G1档期严重。他简直每天都会接到五六十通租借电话,机器人的档期已排到4月。有时他还会遇到客户自动涨价,“我给你(日租金)两万块钱,你帮我推掉(其他客户)”。
2月中旬,宇树发布了一段G1跳舞的视频,舞步平稳流通,再次引起重视。有人慨叹,“(机器人)成精了”。在一些短视频渠道,该视频乃至被标记为“疑似AI生成”。那之后,租借商们都接到过咨询电话,问G1会不会跳舞?
“我现在手上这一代完成不了这个作用。”封荣荣告知记者,“现在就只需简略地打招待,不是很抱负,它短少许多(功用)。”实际上,跳舞是宇树刚开发好的功用。“还没有推送给客户。”宇树在揭露发布的信息中回应。
3月10日,湖南张家界,机器人“笨笨”戴着围巾坐在张家界风景区的椅子上。受访者供图
“现在,它只能供给一些心情价值。”雷勇林说,会跳舞的机器人,引流作用会更好。但他知道,“笨笨”能进行系统升级,能二次开发,还会持续进化,但需求时刻。
即便如此,这个有些蠢笨的家伙,在街上、商场、直播间等许多当地,仍旧是明星般的存在。
卖酒的、开业的、搞文旅的、跑展销会的、做直播带货的,都在请G1参加。不管它呈现在哪里,都会引来围观,有时激起阵阵惊呼,有时还会带来街头时刻短的交通拥堵。哪怕它仅仅抬起臂膀跟人类打了个招待,一些观众也开心得合不拢嘴。
这是有史以来榜初次一般人与机器人的大规模触摸。许多人都巴望着领会榜初次与机器人握手、对话、合影。
2月28日,湖南长沙,机器人“笨笨”注册成为湖南长沙首位机器人雷锋自愿者。受访者供图
2月28日,身高只需1.3米的“笨笨”跟着雷勇林跑了3场活动。榜首场,它去了湖南省博物馆,身穿红马甲完结了“自愿服务”首秀;第二场,它为一家豪车沙龙的活动助兴;第三场在夜间,“笨笨”手中被塞下一只高脚酒杯,雷勇林“指挥”着它给老总们敬酒。
那天,“笨笨”在电量足够的情况下,不可思议地忽然瘫倒在地,雷勇林戏弄道,它“被累瘫了”。
G1是靠电养活的,没电时它的身领会瞬间瘫软,倒在地上。但“笨笨”那一次倒地的原因,雷勇林一向没搞理解。这段繁忙的日子,他每天给“笨笨”至少充两次电,充溢后能接连作业约两个小时。许多时分,他们要一同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才回家歇息。
“我这几天就特别累,就快承受不住了。”雷勇林告知记者,转移、操作都适当吃力,每晚回去后,他还要剪视频发在网上,睡觉只剩五六个小时。
但机器人作业起来能够不知疲倦。封荣荣手中的机器人正阅历着比人类社会更张狂的加班日子,有时清晨3点外出赶场,有时清晨两点还在公司忙活。
“现在没有哪个生意如此暴利。”封荣荣告知记者,前一阵子,公司又分批次订货了15台,部分没有到货,现在他手上已有8台G1。短短5个月,这些机器人除了没出过国,现已把各个省份跑遍了,包含新疆、西藏,还在婚礼上给新郎、新娘送过戒指。
现在,机器人们白日忙着外出扮演,为客户站台引流,有时一天要跑4场活动;晚上还要回公司,当品宣模特、带货网红。这些机器人并不算灵活的手,拿过奢华包,戴过贵重表,也捧过廉价的卫生纸,而它们拍照费用按小时核算,每小时2000元。
“只需不断电,都在作业状况。”封荣荣告知记者,公司里的年青人也跟着机器人不断地转,只需真实扛不住才去睡觉,咱们每天只睡4个小时左右,但他并不觉得疲乏,反而感到振奋,“年青嘛,钱是动力”。
他算过,假设16台机器人悉数到货,日租金以1万元核算,一天能挣16万元,一个月能挣480万。这样的日租金,是他激光设备租借费的数倍。G1已成为许多榜首批购买它的客户的挣钱机器。
机器进化,人类焦虑
为了搞到更多挣钱机器,一些商人已在全国范围内想方设法地分配机器人用于租借。
在北京,一家专心于人工智能、机器人等范畴在线教育的公司,上一年12月购入一台宇树G1,取名“阿蓝”,用于教育与开发。一些租借商不知从哪里得到音讯,曲折找来要租。
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嘉(化名)告知记者,现在商场上或许只需200多台G1,约一半可用于租借,另一半用于科研、开发。现在的“阿蓝”,作业日合作工程师做开发,周末工程师歇息时,它外出打工“赚外快”。
跟一般的租借商不同,他们给“阿蓝”接入DeepSeek当“大脑”,完成了语音对话与操控。日租金也跟着它的进化,水涨船高,说到1.8万元。没过几天,“阿蓝”又学会了做广播体操、用机械臂“比心”,工程师们还在练习它搬东西。
3月3日,北京石景山,在一次野外练习中,机器人“阿蓝”的屁股摔裂了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李强/摄
“这个机器人今后能干啥,这一块是空白。”刘嘉说,需求许多开发人员一同完善。
这段时刻,刘嘉从很多租借需求中也观察到,机器人的使用场景,会集在工业与家庭。一些公司期望将其运用在快递分拣上,但它的视觉辨认与操控才能需求开发;许多一般人也盼望着机器人走进家庭日子,帮助照看孩子与白叟,但现在的人形机器人还没这才能。
最近,她地点的这家在线教育公司也招入6名工程师,进行机器人的技能开发。身处这个职业,她能激烈地感觉到,AI与机器人浪潮之下,正暗潮涌动,业界的许多公司开端抢人,各行各业都火急想要进行商业化的布局。
但有时分,刘嘉会感到一种来自AI、机器人的压榨感。她既等候着自己成为技能的受益者,能让机器人替她打工挣钱,又忧虑自己很难跟上技能更新的脚步而成为被收割者。面临人工智能范畴较高的技能门槛,她巴望更深化地使用,经常感到无能为力。
“我的焦虑在于无法上车,只能等候。”刘嘉说,“它会的越来越多,我只能购买它的服务。”“阿蓝”接入DeepSeek后,她的一位搭档举着麦克风对“阿蓝”说:“我很仰慕你什么都懂,你的存在让我感到一无可取。”
雷勇林也有些焦虑。他焦虑“上车”后的流量怎么保持。
此前,在某短视频渠道,他发布的短视频,大都时分只能取得数十、数百个点赞,但关于G1的那条视频点赞量超越了4万。
“流量上来今后,反而愈加有焦虑感了,曾经流量没有上来,发不发无所谓。”雷勇林告知记者,“笨笨”给他带来流量后,新发视频流量的多少、涨跌,他都会介意,他乃至开端失眠,睡不好觉,这是他作业多年以来,从未有过的。
每天忙完后,他常感到身疲人困,大脑却仍旧振奋。即便是关了灯,闭上眼睛,许多与机器人有关的事总在他脑子里打转,比方哪个客户的音讯没回、机器人绊了一跤是哪里没做好、接下来的视频该怎么创造、记者来采访会不会说错话……
“这个流量,可载舟,也可覆舟。”雷勇林坦陈,曾经买比机器人贵数十万元的豪车时,也不像现在购买机器人后这样振奋。
“其实,咱们现已在这个年代的浪尖上了。”雷勇林说,“我一只脚现已踏进来了”。未来,他计划转型,做机器人测评博主,仅仅老本行里积累的二手车,有点儿难处理掉,两个行当还要一同做。
许多机器人租借商也察觉到,人形机器人代表着未来,自己要抢先一步进场。
封荣荣最近也越来越振奋,他一点也不忧虑机器人热潮退去。在他看来,这个生意刚刚开端。他的家人起先以为G1没有商场,但他现在的主意是,假如机器人能够更新迭代,他会毫不犹豫地投入资金。
但封荣荣忧虑的问题是,机器人会不会呈现认识。“你能操控它,它便是奴隶,可是你操控不了它的时分,你就或许是它的奴隶了。”
在宇树,G1的进化还在持续。3月1日,戴着工牌的G1,行云流水地打了一套拳,并完结了720°回旋踢。王兴兴在承受媒体采访时说:“现在AI驱动机器人每天进化十分快,基本上速度是超越我预期的,每天给我的惊喜也十分大。”
王兴兴估量,下一年或后年,人形机器人能够在一些根底的服务业或工业使用,但家用或许会略微慢一点。
在职业界,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已进入轿车工厂实训;特斯拉正推动人形机器人的量产;Figure人形机器人现已能依据自然言语指令,对杂物进行自主分类并收纳。从表面到步态,从皮肤到表情,从言语到大脑,在许多方面,机器人正越来越像人。
本年全国两会上,政府作业陈述中初次写入“具身智能”,并提出要培养具身智能等未来工业,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作配备。许多省份正抓住布局具身智能工业,配套的方针也在逐渐落地,连针对人形机器人的马拉松赛,都已预备举办。
“或许需求让它生长一段时刻,当它变得十分聪明时,或许会有更好的发展时机。”雷勇林说,“或许会像养猫、养狗、养宠物的陪同感觉,未来每个家庭或许都会有一个机器人”。
3月5日,北京,机器人“笨笨”跟从雷勇林到北京“参加”两会报导,它被暂时取名“晨火火”。受访者供图
3月4日,机器人“笨笨”从湖南被带到了北京,跟从一家当地媒体,参加了全国两会的报导。3月10日,“笨笨”完毕了两会期间的打工日子,马不断蹄地回到了湖南,呈现在张家界风景区,开端新的打工日子。
这是它跟从90后雷勇林的第17天。在G1的使用手册中,没有信息说到G1的寿数有多长。
来历:中国青年报